G9825402 李薇  
 

心得:因為之前有參與過981學期的「數位教材影像處理」的影像認知與詮釋之語意網絡建構研究,對於「語意網絡」一詞,已有初步概念,也不那麼陌生。只是到這次無論是前測還是後測,面對不同背景的受測者,所產生出不同的語意,從一開始的意外,逐漸能接受各種語意答案,畢竟,不是每個人看到「蘋果」都會想到「白雪公主」。畫面中也可能暗藏不同符號,對於圖像的解讀,具體的顯然是遠大於抽象的。

顯然一張要當做教材的圖像,小至人物表情或是動作、物品位置,大至整體配色、畫面氛圍處理,都會影響到觀看者對於圖像的解讀。對於往後設計圖像時,是很能再三思量的重點。
最後,再次經過「語意網絡」的洗禮,對於那些「關鍵字」的Tag Cloud的產生,原來背後是那麼謹慎。
 
  G9825419 顏珮如  
 

心得:經過這學期對中文系學生施測之後,發現他們看完圖像幾乎都能馬上聯想到【天淨沙】的內容或意境,但除了講完此詩裡的關鍵字後就不願再多做聯想,就這樣被自己的學習背景侷限住了!或者他們認為訪談像在考試,當他們猜測到是詩詞圖片時,就只往他們認定的「正確答案」方向來回答。當然還有許多難以掌控的因素,包含環境、時間甚至我們與受測者之間的關係。但我認為「學習經驗」對後側受測者影響最深。
年齡愈增雖然得到的知識愈多、經歷也愈多,但想像力這部分卻不一定是以正比來成長…更有可能越往後退。在懵懂無知的孩童時期反而因為沒有太多的煩惱, 更能無拘無束的自由聯想與創造。真的由衷認為「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」!

另外,前後測結果對意境上的感受差別較大,這也說明「意境」這種抽象的感受難以表現,畫面不是只有把教材上的內容畫出來就可以的,但又不能加諸太多教材外的元素…如何拿捏才能適切的傳達,是後續研究可以更深入探討的議題。